与画家李兵相识三十多年了,一路见证了他在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方面的探索和成长,深为他取得的开创性成就而高兴。他长期在我的故乡雪域康巴工作和生活,对那片土地充满感情,乐于孜孜不倦地行走在雪山草地,以神山圣水为师,将传统笔墨精髓融注于高原雪峰冰川,不仅成就了独特的艺术形象,生动展现了雪域神韵,而且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宏阔正大的崭新图谱赞美了当代中国的四种伟大精神: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李兵笔下的雪山总是挺拔的、高大的。他所营造的画面给观者的第一印象就是雄峰伟岸、气势恢宏,看似地理结构意义上的雪山,实则通过刀劈斧削般的用笔挥洒出壮美磅礴的气象,让人觉得真真切切就是自然界中枕着坚硬岩石的雪巅,细细观察才会发现李兵笔下的雪山其实是很写意的雪山,是将“留白”技巧发挥到极致让人感觉到的雪山,画中见雪的地方根本未着点墨,是刻意留出的纸张本来的白,而用以衬托雪的着墨处却是横涂竖抹、浑然天成,丝毫没有刻意造物拘于形似的痕迹。品读李兵的画自然而然就被雪峰那豪迈坚韧、昂扬向上的气息所打动。
就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前人山水作品一样,只要蕴含着画家浓厚的思想情感,作品自然就有了强大的感染力,让人过目不忘。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一个宾馆里看到一幅李兵的雪山画,画虽不大,但感觉很震撼,于是在回成都见到李兵时就鼓励他坚持沿着探索雪山画法的路子走。这一路走来,李兵的笔墨不断精进,融汇于作品中的艺术思想也日益精深,不仅承载着高原雪山所展现的地域特色,而且赋予了高原雪山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脊梁风貌和民族精神,让人们透过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雄强无畏和勇敢担当,感受到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和奋发图强。
二是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李兵长达十年的民族地区生活,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和毅力,培养了他对雪山胜景的细微观察,也养成了善于融入自然、融入社会的人生品格。加之他长期在党政部门、政法系统和文艺战线工作,对“中庸之道”与“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认知,因而他能潇洒自如地将高原雪山的圣洁与雄浑、清丽与巍峨、寒凝与奔放、雪色与霞辉等气象对立统一于画面,艺术地呈现了圣境峰光所蕴含的大国气派。
很多画家之所以解决不好色墨协调、刚柔并济问题,使画面出现跳、散、平、冲等现象,就是缺乏对中庸的正确理解,没有把握好和谐之道,加之没有站在现实社会主流意识的高度看待问题、思考创作,因而其思想不足便反映到了作品之中。中庸其实也是讲辩证思维,它要求人们看待事物要立体来看、动态来看,而不是静止地、机械地看待不同点。因此,中庸要求艺术家根据自然环境和物象变化在创作中对事物的表现作出适当调整,但前提是要对自然环境和物象变化有深入体察和主观认知,并且将其感悟协调统一于画面,让观者对作品的会意符合其对客观实际的理解。例如对于冷色和暖色的协调、对坚硬与柔和的统一等等,如果处理不好,观者就无法从立意中品出韵味、从色墨中品出美感、从构成中品出祥和、从物象中品出内含。特别是在处理冷暖色调关系上,把握“度”很重要,高原雪山是寒冷的,阳光是温暖的,当霞光映照时,雪山由冷色变成暖色;当秋天到来之际,雪峰的冷色与满山的秋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冷暖色调处理不好,画面就不和谐,冷暖色调处理好了,画面就会既整体又美观。李兵在这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因而在他的作品中,虽然题材是寒冷的雪山和人迹罕至的野岭,但观者却感觉不出朔风怒号和贫瘠荒凉,只看到满纸云淡风轻、处处温暖祥和,不仅视觉新、气势好,而且色调和谐、画面整体,让人观后心旷神怡、心向往之。
三是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哲学精神。
我和李兵曾多次交谈自然与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李兵一直认为,艺术源于自然,因此展现自然并超越自然是艺术的宿命。在他看来,超越自然既包括对自然物像本身进行提炼和萃取,升华出具有时代精神境界和时代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也包括对前人感知自然和艺术表现自然的超越。我很赞同他的观点:社会在发展和进步,知识在积累和更新,人对自然的审视和认知也会随着社会实践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一个时代的艺术应当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一个时代的画家应当有一个时代的创新创造。就中国山水画而言,过去没有的技法并非现在也不能有。比如透视和光影,过去没有飞机,古人无法从空中不同角度观察大自然,况且也没有什么光学的理论,没有折射、反射的概念,也就无法理解透视和光影现象。时代不同了,观察自然的条件不同了,人的视觉传达内容和审美取向也变化了,如果画家对自然物像的艺术表达仍然停留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那就无法适应时代的呼唤和需求,也就必然被时代所抛弃。
由于李兵对艺术哲学有深刻的认知,因而他在创作中很注重将传统与当代审美相融合,同时借鉴西方油画在光影处理上的有益成份,大胆将阴影和光源学应用于创作,并十分注意将静止的雪山与动感的云烟和林草生态有机结合,让画面阳中有阴、静中有动,实现了阴阳互补、动静相宜,作品既格调高雅,学术性强,又开时代潮流之新,使雪山山水画在意境上内涵丰富,在气象上高雅美观,极富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四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厚民精神。
纵观李兵的水墨高原雪山山水画,有一个难能可贵的特色,这就是清新脱俗和刚健雄强。也正因为如此,李兵的作品才深得广大民众喜爱,尤其是他的金山银山系列,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话语和亲民意识。这既是新时代的审美理念使然,也是人民至上理念的艺术呈现。李兵常说,画风乃世风,画格即国格,画品见人品,爱民则民爱。当代国画家画山水画不能就艺术而艺术,而应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把国家强盛的愿景,把时代精神的光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画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创作出既属于时代又属于未来、既属于自己又属于人民的精神山水!这便是李兵的艺术追求。
在李兵的日照金山系列作品中,他大胆将金黄色作为主画面,把清晨霞光映在雪山上的人间奇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作品大气磅礴、震撼人心,这种别出心裁的国画语言表达,既是艺术展现高原奇观,又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从自然属性看,雪山因为太阳运动而出现金山银山;从社会属性看,自古以来百姓都希望拥有金山银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具有新时代特性的重大语境。因此,画金山银山意义重大,既能展示自然之美,又能寓意希望之光,既能表现阳光的热情和生命的壮美,又能昭示宏伟的理想和美好的前景。特别是在画日照金山时,李兵常常有意不在画面上出现旭日和朝霞,只展现雪山之巅因旭日东升和灿烂朝霞而出现的美丽金光,画外之意是只有人民大众脸上的笑容才是大政方针的价值所在,亦或点亮群众美好生活才是艺术之光的力量所在。可见,李兵国画作品对表现金山银山的探索与实践,实际上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一个中国画家应有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
综上所述,我认为李兵在水墨高原雪山画方面的创作,是以传统衣钵为参照,以当代审美为基础,以核心价值为导向,以时代精神为灵魂而进行的创新创造,对中国画的发展是有建设性的。他的作品蕴含着强烈的自身情感,他的独特笔墨语言和表达方式,营造出了雪域高原的风骨意境和人文内涵,实现了对传统写意观的突破和对现代山水建构的探索,既具有当代审美意义,又具有面向世界的广阔文化视野。毋庸置疑,李兵雪域题材山水画创作的创新价值必将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更加彰显。
(本文作者尼玛泽仁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责任编辑:赵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