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号    星期日

-传递正能量 宣传中国梦-

传播中华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大学还有家长群?过度干预大学生活不可取
资讯中心

大学还有家长群?过度干预大学生活不可取

时间:2024-02-29 09:27来源:中国教育报编辑:赵亚宣点击量:44629

大学还有家长群?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大学建家长群的趋势正在蔓延,引发广泛讨论。一些家长延续了中学时家校交流的习惯,认为大学也应有家长群,迫切希望跟学校建立一种连接。而事实的另一边却是,学生对这种操作非常抵触和反感,“会被父母和老师联合制约”的担忧经常萦绕于心。

大学要不要建家长群?表面上看是家校合作的方式问题,但却暴露了一些观念错位的隐忧。这种隐忧体现在部分家长为了追求掌控感,无意识地过度干预了孩子的学习生活。不少家长想事无巨细地参与孩子的大学生活,急于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孩子。于是,家长群便成了实现这一目的便捷方式。

如果家长只是通过家长群掌握学校的基本信息,并无问题,也无须敏感。毕竟大学阶段家校如果能有更紧密的连接,是值得肯定的好事。相信不少院校建立家长群也是看到了家长的这种现实诉求。然而,尴尬的现实是,不少家长的种种操作显然没有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以及生活情境的变化。比如,叮嘱辅导员事无巨细地关照孩子的生活琐事,期望获得课程安排、保研方法、就业服务等一系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当这些需求无法被满足时,一些家长则转向自发组织的“民间”家长群,彼此之间互通有无,分享和孩子学业、生活相关的信息,再参与指导孩子的大学生活。

希望孩子在大学阶段少走弯路,家长的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大学管理体系复杂且庞大,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不可能是中小学阶段的复制版。比如,一些常见的问题可能涉及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多个部门。家长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某种程度上很难靠一个微信群予以满足。不少家长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家长群背后采取的过度干预,已经给孩子和辅导员带来困扰。

其实,家长和大学之间可以是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比如,一些外国高校也在积极行动,成立专门的家校合作事务中心,听取家长对于学校办学的意见建议。但前提是彼此之间在责任边界上达成共识。反观当下的现实,似乎离这一步还有点距离。一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不得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这类“直升机父母”还不少,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进入大学后,要么与家长关系紧张,要么开启“省电模式”任由家长摆布。这都进一步加大“直升机父母”的焦虑感和掌控感,急于和学校寻求连接,做出种种越界行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家长应要意识到,强烈的掌控感可能会阻碍孩子远行的步伐。成长和远行密切相关,大学是孩子真正迈出人生远行的第一步,也是成长为独立个体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要完成初步的社会化,必须独自去面对和经历探索现实生活的美好,并承受挫折乃至打击。如果依然把孩子当作没有长大的“被管理者”,其实是对大学教育理念的弱化,也在制造“巨婴”,降低孩子的心理韧性。

新一代的家长也许对此并不以为然。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不希望孩子走弯路。但这种想法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依然是在用固定性思维模式看待孩子的成长。即一旦自己或孩子面临挫折,或者偏离自己的预期,就会感受到威胁。然而,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成年后发展好的人往往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更愿意接受不确定性和挑战,相信通过努力、良好的策略、其他人的帮助和反馈,自己的能力可以被提高。他们相信挫败并非坏事,反而可以从中获益和成长,修炼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所以,我们要相信即便孩子在大学中走了一些弯路,也未必是坏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对步入大学生活的孩子完全放手不管。不少辅导员和大学老师发现,家长适度地参与,采取沟通而非干预的方式,能有效帮助新生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家长与其过度操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学业安排,不如多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有没有问题,以及自己能不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有效的资源和情感支持。毕竟,为孩子设计的“单轨制”人生固然稳妥,但也可能导致孩子远行的步伐再也难以迈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赵亚宣

艺术家查询

姓名

证件编号

产品查询

产品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人员查询

人员姓名

证件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