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号    星期六

-传递正能量 宣传中国梦-

传播中华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新办发布会: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资讯中心

国新办发布会: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时间:2022-03-31 08:48来源:央视网编辑:赵亚宣点击量:178009

近日,《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指出,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3月30日,国新办举行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布会,相关部门介绍《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多锻炼、少生病”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到2021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意见》主要内容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八个更”:更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绿色的健身载体、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更科学的运动方式、更浓厚的社会氛围、更强大的要素支撑。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介绍,要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多元化、体系建设标准化法制化等方面着力。要构建参与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多元化、供给模式多元化的格局。在供给内容上,打造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在供给模式上,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容,促进体育与卫生、教育、文化、康养、旅游融合发展。

新载体“新”在哪?

赵辰昕分析,这次《意见》总结过去经验,提出要控制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不是不要,是要控制它的规模和数量,要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体现在新的导向、空间、活动三个方面。要推动健身场地设施由服务大型竞技赛事,向服务老百姓日常健身转变,由贪大求洋向绿色生态和经济实用来转变,能够更好地服务老百姓。让人民群众在祖国锦绣山河当中,在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国家步道中,体验“足尖下的中国”,更加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让身心越来越健康。

优质健身设施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介绍,从过去调研情况看,各地在布局建设体育设施时,还没有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在城市里面,人民群众往往是“一场难求”“望价兴叹”,但在有些地方,比如郊区、农村,体育设施却不同程度有所闲置。就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来讲,让人口成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定位器”。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时,把常住人口数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资金分配考虑因素。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跟着人转、跟着人走。当前一些城市、农村的常住人口在流出,对于这些地方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也不能被忽略、被遗忘。通过标准化来促进均等化,让大家无论身处农村还是城市,都能够享受到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

全民健身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欧晓理介绍,如今,我们国家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不仅要有钱、有闲,能够出去逛一逛、看一看,还要有健康、有快乐、有精神享受,而且还要能够更加公平地享有各类服务。全民健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内容。全民健身具有多元价值,对每个人来讲,是最实惠的健康投资,可以促进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锤炼人格、磨炼意志。对社会来讲,是最普惠的公共服务,可以全人群公平享有,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关口前移,降低全社会的医疗支出。对国家来讲,是最经济的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带动人的全面发展。

全民健身也是衡量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还只有37%左右。如果分年龄段来比较,成年人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更低。如果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能够大幅增加,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不仅意味着群众体育大发展,更代表我国人民身体素养、精神状态、收入水平、公共服务供给、产业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等全方位的提高。

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李建明说,这些年从中央财政到地方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健身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建设完善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到2021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134.3%、71.2%和65.1%。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联动,全面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更多造福大众,让人民群众能够就近得到健身场地供给。“十四五”期间计划统筹利用各类中央资金,在全国推动建设2000个体育公园等健身设施,还要完成5000个乡镇街道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

运动员进校区社区要兼顾疫情防控

《意见》中提到了建立国家队、省队运动员进入校园和进入社区的制度,每年需要在中小学校区或社区开展一定时间的健身指导服务。李建明认为,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到学校以及社区参加一些大型活动,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反响,也带动大家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对运动员本身来讲,是强化社会责任,让竞技体育的成果能够让全民共享分享。另外,运动员经过长期专业训练,其特殊技能如果能到学校到社区由其亲身传递,对于激发大家热爱这个项目、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将很大。这项制度的实施不会有什么困难,但从目前来看,主要是涉及到在推进中,要建立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好封闭区域范围内运动员疫情防控要求,和深入学校的学生疫情防控要求。

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郝风林介绍,教育部积极会同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深化体教融合,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形成自觉锻炼、自主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严格政策标准和教育督导,强化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截至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队伍总数突破70万人,比2015年增加14.8万人,增幅为26.2%。截至2020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92.8%,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为96.8%。

工会经费为职工购买健身服务

全国总工会财务部负责人李颖敏介绍,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职工参与全民健身,但是基层工会在购买健身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顾虑和盲区。《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工会经费不仅可用于举办集体性职工体育活动的有关支出,也可用于为职工个人购买健身服务,有助于打消基层工会顾虑,激发职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工会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赵亚宣

艺术家查询

姓名

证件编号

产品查询

产品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人员查询

人员姓名

证件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