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号    星期日

-传递正能量 宣传中国梦-

传播中华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播报 > 虚拟财产物权化势在必行
头条播报

虚拟财产物权化势在必行

时间:2024-05-23 10:09来源:广州日报编辑:王洛锡点击量:33046

“全民触网”时代,虚拟财产逐渐成为个人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财产“如何分割、能否继承”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解答。(5月21日《中国青年报》)

“你要继承我的蚂蚁花呗吗?”如今,这句网络调侃正在走进现实。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共收到488份与虚拟财产相关的遗嘱。从个人隐私的角度出发,游戏账号等网络资产具有人身性质的私密性。对此,有人表示“坚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的在线身份”,更有人戏言“就算只剩一口气也要注销账号”。可见,平台账号的继承与个人隐私之间存在一定冲突。

不过,虚拟账号继承与否的决定权似乎并不在用户手中——在大多数社交平台的账号管理条例中,用户只具备社交账号的使用权,其所有权仍属于平台,并不具备可以被继承的属性。尽管有些平台通过推出逝者账号保护设置、将逝去玩家设定为游戏NPC(非玩家角色)等行为来体现平台管理温度,但这种无法掌控主动权的感觉,难免会让用户产生“随时可能被抹去”的不安。

必须意识到,随着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的紧密交织,平台账号已经从单纯的虚拟媒介逐渐转换为在线身份的体现,被不少人视作“活过一次”的证明。与此同时,随着自媒体、移动支付等新兴行业发展,虚拟的平台账号,一头可能关联着实际经济收益,另一头又承载着社交情感价值,仍将“最终解释权”归属平台,既不合情合理,又有些过时。近年来,夫妻双方婚姻破裂,因虚拟财产分割对簿公堂;百万粉丝博主订立遗嘱,希望将账号交由朋友继承运营;逝者家属联系运营平台,想要获取亲人生前发布的相关内容……从种种见诸报端的案例可以看到,虚拟财产的归属和继承,既是迫切的公众需求,也是推进数字化社会的现实需要。

对此,一些“他山之石”或可提供参考。比如,韩国直接将虚拟财产认定为财产,将其等同于“电子货币”,充分认可虚拟财产价值;德国将数字遗产按照普通继承财产统一管理,对具备金钱价值的数字遗产进行法律保护;有社交平台允许用户指定一个遗产联系人,可在用户去世后继续管理他们的平台账号等。综合这些参考样本,为管理虚拟财产、处理网络遗产提供了较为清晰的思路——通过立法界定账号权属关系,给虚拟财产“正名”;经过专业评估衡量账号价值,为虚拟财产“定价”;赋予用户账号继承选择权,尊重用户意愿。

在数字化社会的推进下,数据信息价值愈发凸显。对此,当尽快厘清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完善法律法规和评估机制,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为虚拟财产画出规范发展的“实线”。(刘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王洛锡

艺术家查询

姓名

证件编号

产品查询

产品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人员查询

人员姓名

证件编号